首页

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

让读书融入你的生活——读《之江新语》有感

责任编辑: 2017-10-19 15:22

  一本好书,不仅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更是人生道路上的指路明灯,能给人以启迪和感悟。闲暇之余,在床头翻开一本书,缕缕墨香扑鼻而来,清新而又自然,跳跃于眼帘的文字如跳动的音符,叩响心门。每当这个时候,内心就有一种力量爆发,一种暖流涌动,一种从未有过的心灵震撼!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一直以来,学习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总是觉得政治理论方面的书太过深奥、枯燥,平时少有关注。今年,在机关开展的“多读书,读好书,强素质,树形象”活动中,我利用工作之余认真学习了《之江新语》这本书。这本书,是习总书记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时,在《浙江日报》一版“之江新语”专栏上发表的短论232篇结集而成。他用朴素、精练的语言,清晰明了地表达了观点、分析了问题、提出了对策,让人耳目一新,受益良多。书中不仅是他的政治理论观点值得学习领会,这种学风、文风也是很值得我学习借鉴。其中,有两篇文章使我感触颇深,借此机会谈谈我的学习体会。

  第一篇文章《理论学习要有三种境界》

  习总书记借用著名学者王国维的观点在文章中指出,理论学习不是功利性地获得知识,而是提升思想境界的台阶。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说理论学习,一是要甘于坐冷板凳,守得住孤独,耐得住寂寞。二是要有高度,不能浅尝则止。三是要有目标,不能迷失方向。第二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说理论学习就要有始终如一、无怨无悔的精神,在学习中寻求自然的乐趣,让学习成为自觉的追求。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默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说理论学习的过程就如同面对问题的思索过程,都会有峰回路转的时刻。要独立思考、学有所悟、知行合一。习总书记在文章中指出理论学习的这三种境界,就是在告戒我们,理论学习要有时间上的恒心、要有功夫上的决心、要有能力上的信心,努力把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到新的境界。

  第二篇文章《做人做事要力戒浮躁》

  古人云:“心浮则气必躁,气躁则神难凝。”在当前现实生活中,存在一些浮躁之气。表现在心态上,是心浮气躁,遇事患得患失;表现在学习上,是静不下心,学不进去;表现在作风上,是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表现在工作上,是工作平庸,标准不高,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这就是习总书记在文章中总结的一句话:“做人不踏实,做事不扎实,志大才疏,急功近利。”

  如何戒除浮躁之气呢?习总书记在文章中指出,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利益观。其次,要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从各方面丰富和完善自己。第三,要大力倡导实干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务实就是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在求实效上下功夫。我在人事代表委代表处工作,我们的工作是综合性的,不仅是上传下达、协调各方的“枢纽”,更是服务各级代表和基层人大的“窗口”。可以说,工作千头万绪,有些工作内容多有重复,难免感到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就会对工作的细枝末节产生浮躁的情绪。但差错往往就出现在不经意的细小环节中。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对任何一件经办的事项都要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细节决定成败。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只有把小事和具体的事做好,才能够把工作真正落到实处。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深知自己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还需要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努力,严格按照“精、准、深、实”的工作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在创新、担当、实践和过硬上下功夫,稳扎稳打地做好本职工作,扎扎实实的办实事、出实效。

  《之江新语》是一本好书,它让我懂得读书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是一种工作的责任,是一种精神的追求,是一种境界的要求。它的每篇文章篇幅虽小,却字字珠玑,发人深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努力使自己在心态上能够“静”下来,“淡泊处世,静心思考,磨练意志,砥砺志趣”;在工作中继续发扬务实之风,脚踏实地、踏实工作;在学习中坚持勤奋学习、善于思考,做到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有所创新。特别是要认真学习领会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和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强化政治理论修养,提升政治素质、政治定力,做一名脚踏实地又志向远大的人大机关干部。

版权所有:哈尔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备案编号:黑ICP备05002054     网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