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简介 机构设置
机关建设 历程展馆
人代会 常委
主任会议 工作动态
立法工作 监督工作
代表工作 选举任免
通知公告 决议决定
工作报告 调查研究
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公告
哈尔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
哈尔滨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 ...
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公告
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公告
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公告
学习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 推动...
栗战书在西藏调研青藏高原生 ...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 ...
用法治勾勒更有质感的民生愿 ...
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是中国特色 ...
旗帜鲜明讲政治 不断提高政治...
  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 / 信息页面 返回首页
让法的生命力更持久
责任编辑: 市人大研究室新闻宣传处        时间: 2013-04-17 10:42

  法制委负责一审后的审议、修改工作,把好“出口关”让法的生命力更持久?这无疑是个大命题。本文仅尝试以“立法评估”为切入点,并结合立法实践,予以初步探讨。

  一、 评估的概念

  近年,房产评估、绩效评估等各式评估,高频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但对什么是评估,迄今为止,理论上还没有统一的定义。评估,字面之意为:“评价和估量”。各类的评估其实都是试图依据一定的方式方法,通过的程序性步骤,来分析、总结被评价和估量对象效果的一个过程。关于其分类,个人非常赞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国家法室许安标副主任的观点:“按照对象不同,评估分三类:一是对物的评价,主要是评估物的价值大小或高低。资产评估、土地评估、房产评估等就属于这一类。二是对活动成果的评价,主要是评估活动绩效的好坏、高低。包括企业绩效评估、政府绩效评估。立法评估是对立法活动成果的评估,也属此类。三是对事物现状、发展趋势的评估,既包括对人类活动、个体行为现状、趋势的评估,也包括对自然界的现状、发展趋势的评估,以便作出最佳选择与判断。”  评估起源于西方国家,立法评估又是以其他绩效评估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因此,为明确立法评估总体的发展过程,为我们完善立法评估制度提供有益的借鉴,有必要予以共同比较研究,

  二、 比较研究

  1、企业绩效评估。绩效评估在国外产生之初,主要被应用在企业管理中。“是企业对照工作目标或绩效标准,采用一定的考评方法,评定员工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工作职责履行程度及员工的发展情况,并将上述评定结果反馈给员工的过程。”2、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政策评估理论最早产生于美国,形成于20世纪60年。西方国家为了解决信用危机等公共管理问题,“用企业家精神重塑政府”,将私人企业的管理方法和理念引入到了公共管理中。1993年美国颁布《政府绩效评估与结果法》,德国、法国等西方各国也相继广泛开展公共部门绩效评估。  3、立法评估。20世纪70年代美国、德国等国开始了本国立法的实效性评价。立法效果评估,于80年代被欧盟确定为立法的标准化程序,90年代在欧洲全面推行。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中一些成熟的理论,如经济(economic)、效率(efficiency)、效果(effectiveness)、公平(equity)即4E评估指标,也被同时应用到立法评估中。横向比较各国评估制度可以发现,无论是企业、政府绩效评估还是立法评估,都“不是形式意义上的观赏性规则,而是有着包含制度目标、主体、对象、标准、方法、程序以及内容的完整的制度框架。”这正是比较欧盟、美德等国立法制度的典型意义。三、从“立法回头看”到“立法后评估”“似乎未被评估的都是不存在的”,在国外这样的发展形势下,评估的理念及方法开始引入我国,被应用在企业及政府公共管理中,并逐渐在立法领域兴起:1、试水阶段——“立法回头看”。我国《立法法》中,并无立法评估的规定。因此,有的学者主张,“此制度在我国法律上还是个空白”。其实不然,2004年出台的《行政许可法》第二十条规定了,行政许可的设定机关应当定期对其设定的行政许可进行评价。行政许可设定是一项立法活动,因此,对许可设定的定期评价实际就是一种立法评估。可见,国家层面的立法虽未对所有的立法活动设定评估,但已然“小荷才露尖尖角”、先在部分立法领域突破。同年,云南省人大常委会针对《云南省邮政条例》等三部法规,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一项“透过实践看得失”为主题的“立法回头看”活动。其后,一些省市相继尝试。此阶段,各地立法机关最大困惑是:“立法回头看”和“执法检查”有何区别,怎样区别。我市人大法制委、法工室当时也组成专题调研组赴外地学习考察。经认真调查研究,大家明确了认识:“立法回头看”是“地方立法的后期工作,是立法工作的继续和延伸,其重点在于挖掘有关立法的信息,客观评价法规质量,目的是为了改进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而执法检查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对法律、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是属于监督活动,侧重于执法部门贯彻执行法律、法规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目的是监督和推动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促进执法部门依法行政” [1]。  2、探索阶段——“立法后评估”。2005年,上海市针对《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开展了“立法跟踪评估”,也称“立法后评估”。其后“评估”在全国展开,取代“回头看”。据统计,截至2009年,北京、甘肃等10余个省级人大常委会,太原等10余个有立法权的市级人大常委会都进行了立法后评估。郑州等地出台了地方性法规评估的程序、办法。2010年6月,我市人大法制委也首次针对已施行的《哈尔滨市城市节约用水条例》尝试立法后评估。2010年8月,我国第一个规范立法后评估的部门规章——《国土资源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后评估办法》实施。2011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了立法后评估报告。可见,在此项创新性工作中,地方人大是积极的先行者,力图将“突击性的运动式的评估工作,转化为主动性、常态性评估制度”,国家层面又及时认可、大力推进,使其取得了长足进展。但进一步审视,问题也客观存在:大部分省、市人大只进行过一次立法后评估,只有少数的地方进行了两次以上。地方立法后评估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盲目性和跟风现象;理论探讨上的差异性也较大,“从评估概念、内容、程序、方式,到评估主体、对象、方法,各有理解,迄无定评。”[2] 可见,探索完善立法评估工作机制,已是当务之急。四、从“立法后评估”到“立法全程评估”立法全程评估是评估制度科学、规范发展的必然趋势。1、立法全程评估的概念。“立法全程评估”,顾名思义应包括:立法前评估、立法中评估和立法后评估。关于“立法前评估、立法中评估”、理论上已出现探讨,只是据现有资料,尚未了解到各地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开展的先例。但国外早有案例,如美国政府会对拟出台的法规进行费用—收益分(cost-benefit analysis简称CBA),就是一种立法前的评估。本文提出这样的概念,并非为求创新而空谈,而因其已有实践基础,且具发展必要。以我市为例,市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工作机构,每年都在综合并研究各方面提案的基础上,提出市人大常委会的年度立法计划并经主任会议通过。为了使立法计划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立法工作机构要对立法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作出“评价和估量”,主任会议也要对此“评价和估量”作出判断和决定。这种“评价与估量”正是“立法评估”的本质特点,立法计划的制定实际上就是一种立法前评估。但由于我们在此阶段未引入评估的理念及方法,就不可能依据评估的程序、步骤来来分析、总结拟立法项目,“研究透”立法计划。同时,一般在常委会一审后,法制委员会要对法规草案进行统一审议,提出草案修改稿和审议结果报告,并决定提请哪次常委会进行二次审议。在这个立法工作过程中,有对具体制度措施的评估,有对提交常委会时机及出台成熟度等的评估,这些都是立法中评估。考虑到,立法中评估涉及内容繁多,唐突开展恐难影响实效,为从实际出发,笔者倾向于地方人大先行探索立法前评估工作。2、地方立法全程评估意义重大。  一是发挥地方立法作用的要求。《立法法》根据《宪法》“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确立了我国统一而又分层次的立法体制。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地区差异较大,这决定了中央层面的立法多纲领式,地方立法则具有具体化、实验性、先行性的特点,具有发挥“地方性”、解决地方事物的作用。但地方立法同时具有的另一个作用,经常被忽略,那就是 “试错性”。我国的法律体系在“国家立法(依据)——地方立法(具体化、先试错)——国家立法(总结得失、上升立法)”这个往复过程中,蕴含了比较科学合理的“试错机制”。通过前面提及的我国立法评估的发展过程,也可以管中窥豹,发现这个规律。既然有“试错”,就要有“纠错”,否则体制将存在重大缺欠。立法评估就是一个“纠错机制”。立法前评估是在彰显人大立法主导性中,从源头上纠错;立法中评估是在每条每款的设定上,在自我肯定与否定中纠错;立法后评估是在立法的延长期,根据实际情况再次校正,在监督中纠错。总之,通过地方立法全程评估,立法工作者可以完成了自我解剖、自我监督、自我完善的过程,从而保障地方立法在我国立法体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二是保证法规持久生命力的要求。法,固然是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但现实中又有多少:与实不符的恶法,被束之高阁;与民争利的恶法,举步维艰。只有真正符合客观规律又有操作的高品质良法,才会具有持久的生命力。立法评估,正是用“实际”这把尺子,评价“规制”的合理性与可行性。立法前评估是提前考评立法的成本、立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在源头上剔除恶法、不成熟的法;立法中评估涉及立法的“实体工程”,是在实体内容上提升法规的品质;立法后评估是从实施看立法,既为个体法规的修改完善提供依据,又用“解剖麻雀”的方法,达到“一叶知秋”的效果,总结出地方立法中带有规律性的经验以及教训,提升立法整体水平。三是发挥人大立法主导作用的要求。充分发挥人大在地方立法中主导作用,坚持立法为民,避免部门利益法制化,是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本质要求,也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责所在。地方人大立法的主导作用,首要就体现在立法项目的确定上。目前,多数立法项目都是由政府的各部门提出,经政府常务会后报人大常委会。因此,如果人大在主导作用上发挥缺位,很可能会使部门利益色彩较重的法规纳入立法计划,而一些关系全局性、综合性的重要法规,则由于提案机关积极性不高难以启动,从而严重影响立法质量。只有引入科学的立法前评估制度,才可以从根本上增强立法项目调研的主动性、科学性与广泛性,并与地方立法项目储备库等机制结合起来,逐步建立起“人大主导型”的立法制度体系。五、完善立法评估工作机制古语云,坐以论道莫如起而行之。学者也指出,如果不解决立法评估操作中的三大问题——谁来评估、评估什么、评估结果的效力,“立法评估极有可能只是走走秀场”。 1、谁来评估。理论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应由中立的第三方来评估。如《国土资源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后评估办法》出台后,有学者称,《办法》没有规定由第三方组织立法后评估是个缺憾。但个人认为,各个阶段的立法评估其实都是一项立法工作(立法前、后评估分别是立法的前沿与后续工作),应由立法机关来组织开展,而不宜完全委托给社会组织进行。这些年的地方立法实践工作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立法是一个博弈的过程。某条某款反反复复的修改,争议为何如此多、矛盾为何总有,就是因为我们要在利益上“划杠杠”“砍一刀”!立法中这种博弈的情况,以及涉及各政策层面的信息,目前还只有立法机关及其工作部门最清楚、最理解。因此,为从实际出发,增强评估工作有效性,现阶段由立法部门负责,并邀请社会组织及公民广泛参与的立法评估方式,是较合适的。  同时,评估活动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众参与度。美国联邦各部门在规章评估过程中特别注意公众的参与。如在联邦登记或半年规章制定计划上刊登公告征求意见,这些公告可以是普通的征求意见的公告,也可以是提议的规章的预先通告和提议规章的通告;有的部门通过咨询委员会来征求公众的意见;有的通过公众听证会或座谈会来征求意见,如劳工部就经常组织非正式的听证会;有的通过组织定期会议,召集规章实施相关的义务人、权利人以及部门工作人员研究实施存在的问题等。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总之,我们要针对不同的法,采取不同的措施,将扩大公众参与度落到实处,不摆花架子。  2、评估内容。可以借鉴前面提及的国外“4E评估指标”,运用国内的理论研究成果,探讨立法评估的具体内容:“经济”,是成本标准。立法成本不仅包括立法过程成本,也应包括实施后的执法成本和社会成本。“效果”,是质量标准。立法中要考察在法规确立的制度和规则下,实现立法目标和宗旨的程度。“效率”,是指是否达到预期目的。立法中的效率应包含着对立法质量和实施效果的综合评判。“公正”,是法的内在品质。现代的良法“不仅要致力于解决成文法的外在质量——和谐统一的问题,而且要致力于解决成文法的内在品质——人民主权的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立法者对法的理想不能仅局限在“与上位法不冲突、与同位法不矛盾,又能解决一定的国家或地方事务”上,而是要彰显民本意识,体现出先进性与前瞻性,要讲究法的品质。综合以上评估指标,结合立法实际,评估的具体内容应包括:立法成本、立法质量及品质、法的实施情况、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其中,立法前与立法后评估都应包括对立法成本的评估。3、评估效力。评估效力取决于评估结果的法律地位,因此建议:一是立法评估后,应制作评估报告;二是评估报告应向主任会议汇报,也可由主任会议决定印发常委会会议,由常委会审议;三是对立法计划的制定未采纳立法前或立法后评估报告意见、立法规范的设置未采纳立法中评估报告意见的,负责立法的部门应做出原因说明;四是对评估报告提出的改进执法意见,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及时办理并向人大报告。同时,也应认识到,评估的效力受其他实体法的制约。如西方许多国家利用“日落条款”来强化评估。“日落条款”是指一部法在制定时就规定了自动失效期,立法者必须在其失效前进行评估才可延续效力。我国尚无“日落条款”。可见,提高立法评估的效力,也有待于整体立法技术的完善。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立法评估制度将使立法者跳出自身局限性,用“第三只眼”审视进而完善立法,让法的生命力更持久。

 
 
 
网站声明 | 网站导航 |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哈尔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备案编号:黑ICP备050020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