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简介 机构设置
机关建设 历程展馆
人代会 常委
主任会议 工作动态
立法工作 监督工作
代表工作 选举任免
通知公告 决议决定
工作报告 调查研究
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公告
哈尔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
哈尔滨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 ...
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公告
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公告
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公告
学习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 推动...
栗战书在西藏调研青藏高原生 ...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 ...
用法治勾勒更有质感的民生愿 ...
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是中国特色 ...
旗帜鲜明讲政治 不断提高政治...
  哈尔滨市人大常委会 / 信息页面 返回首页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系列专题片《丰碑》解说词:第三部 大庆精神 铁人精神
责任编辑: 曲晨辰        时间: 2019-07-05 08:52
 
 
 
 

  在大庆油田众多油井中,这口松基三井显得既普通又特殊。说它普通,是因为这里矗立着7万多口这样的油井;说它特殊,是因为松基三井是这个中国最大油田打出的第一口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这口油井,可能就没有大庆油田了。

  从1959年这口井喷出第一条工业油流算起,到现在已经60年了。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松基三井,是一个让油田人理想变成现实的地方,也是我们回望这座油田60年波澜壮阔历史的最好通道。

  在大庆油田家属区,我们见到了87岁的老职工孙崇德,他是和铁人王进喜一起从玉门油田来到大庆的,说起当年的情形,老人还记忆犹新。

  【油田老职工孙崇德:松辽发现大油田,全国各油田支援会战,我们是坐火车到大庆来的,大庆油田在我们国家最困难时期,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发现的、开发的。】

  上个世纪50年代,百废待兴的新中国,犹如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渴望着奶水的滋养。然而到1959年底,我国原油的年产量才370多万吨,远远满足不了各行业的需求。由于缺油,许多涉及国计民生的工业项目无法上马;由于缺油,飞机、坦克甚至也无法进行正常的训练和执勤。朱德元帅忧心忡忡地说“没有石油,飞机和坦克还不如一根打狗棍”。苏联断交,国际封锁,加上三年自然灾害接踵而来……缺油,犹如恶魔的一双大手,紧紧地卡住了新生共和国的脖子。

  新中国成立前,经过国外石油权威专家的多年勘探,中国已经被他们确定为“贫油国”。但是,已经站起来的中国人,偏偏不信这个邪。我国地质专家大胆挑战国际权威的“海相生油”理论,创造性地以“陆相生油”新理论为指导,得出了在东北松辽平原上,可能存在一个大油田的推论。很快,艰苦的勘探工作,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荒原上迅速展开。在前两口基井失败后,1959年9月26日,松辽平原上终于出现了喜人一幕:就在松基三井井口打开的一刹那,一条黑亮亮的油龙喷涌而出,它穿越地下千米岩层,散发着浓浓的油香,令这些期盼已久的找油人欢呼雀跃,泪流满面。

  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在时任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的建议下,这个新发现的油田被命名为大庆油田。

  很快,由毛泽东主席亲自点将,时年44岁的石油工业部部长——“独臂将军”余秋里挂帅,副部长康世恩为总指挥,率领4万多解放军转业官兵,以及从全国各油田抽调的石油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挥师东北。一场决定中国石油命运,乃至影响共和国发展进程的石油大会战,在古老荒凉的松辽平原上,徐徐拉开了帷幕。

  不久后,大庆长垣以北的三口探井相继喷出高产油流,并初步探明了方圆8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都有工业性油流,令人振奋地勾勒出这个大油田的轮廓。

  【大庆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李惠新:这三口井,基本上就决定了大庆油田的命运,就决定了,大庆油田是大油田,是个好油田。】

  然而,要想在这片荒原上开发大油田,它的艰苦程度是今天的我们难以想象的。由于附近没有城市做依托,在寒冷的冬季,4万多人一下子涌来,单是吃和住就是个大难题。干部职工们只能住在牛棚马圈,或挤在地窨子里,有的甚至只能露宿荒原。粮食和蔬菜供应不足,最严重的时候只能“五两三餐保会战”。

  【大庆油田化工总厂原党委书记朱鼎科:没有房子住,广大职工都是住的帐篷、板房、地窝子,天气又寒冷,冬天到了零下40摄氏度,滴水成冰,这是毫不夸张】

  繁重的体力劳动,加上饥寒交加,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动摇了。

  【大庆油田第一任采油队队长、大庆油田会战“五面红旗”之一薛国邦:职工吃不饱,吃完饭,职工拿上个碗,在食堂转圈子,这里找个萝卜头,那里找个破鱼头,拿回去拿个缸子再煮,弄些个酱油喝。】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钻井平台是阵地,千米油层是堡垒,嗡嗡作响的钻头是冲锋枪。来自全国各地的钻井队战天斗地,豪情满怀地奋战在这个激情燃烧的战场上,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模范群体。

  在这些身影中,来自甘肃玉门油田的王进喜和他的1205钻井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下火车,他们的队长王进喜一不问吃二不问住,就问了三句话:“我们的钻机到了没有?油井的位置在哪里?这里的钻井最高纪录是多少?”钻井设备来了,但等待吊车要三天时间,他们不等不靠,喊出了“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也不怕”的惊人之语。硬是凭着人拉肩扛,用血肉之躯将几十吨重的钻机拉到井场;钻井需要用水,送水车得两三天后才能到,他们又等不及了,于是就用盆端桶拎的方法,全队30多人加上赶来帮忙的干部职工,一天一夜硬是端水50多吨,只用了短短5天时间就打出了第一口井;在打第二口井时,井口突发井喷,如果不及时压住就会井毁人亡,缺少专用的材料,情急之下王进喜带头跳进冰冷的泥浆池中,用带伤的血肉之躯搅拌泥浆,苦战三小时终于制服了井喷。

  在万人誓师大会上,王进喜等模范人物戴着红花,骑着高头大马,由探区领导牵马坠蹬,绕场一周。王进喜在发言时喊出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言壮语。他这种面对困难主动冲锋陷阵的英雄气概,震撼了工友,也感动了群众。房东赵大娘对工人们说,王队长可真是个铁人啊!从此,铁人的美名名扬天下。

  【大庆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李惠新:在会战中,就是需要王进喜这样的典型,如果我们会战队伍人人都像王进喜这样,我们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们就一定能够打胜仗。】

  也许有人会问,王进喜的这股冲天干劲到底从何而来?铁人精神的源头究竟在哪里?如果说,铁人精神是一条宽阔而深邃的河流,那么逆流而上,我们便会找到它的源头,明了它的流向。

  【《铁人传》作者孙宝范:6岁他就领他(双目失明的)父亲去要饭,10岁时候就上山上和小朋友一起放牛,15岁进矿成了黑油娃了。】

  曾经的屈辱和煎熬,西北大漠风沙的砥砺,铁人精神正是在这种苦难、屈辱和压迫中倔强成长起来的。铁人常说,是党的教育让我脱胎换骨的。刚刚参加工作时,作为业务骨干的王进喜,下班后喜欢听秦腔,而对政治学习不感兴趣,并且,有时工作方法也简单粗暴。在党支部一些老党员的教育帮助下,王进喜很快改掉了这些毛病,并树立起坚定的信念。经过一年多的培养,1956年4月29日,王进喜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久,组织上又把钻井队长的重任压给了他。从此,他便经常“全天滚”,24小时值守在矿井上,他们苦战一年,终于实现了年进尺两万米的好成绩。让这个原来年进尺只有800多米的“豆腐队”,一跃成为祁连山上的“标杆”钻井队。

  入党后的王进喜,主人翁意识空前提高。铁人常说,“是党,让他这个放牛娃变成了光荣的石油工人,现在又成了全国的劳动模范。我要紧紧跟党走,党指到哪里,我就打到哪里”。

  【时任玉门钻井公司一大队党总支副书记杨型光:入党是王进喜进步的一个里程碑,入党前的思想是比较单纯的报恩,入党以后,他是一个自觉的先锋战士。】

  1959年参加群英会时,当看到行驶在北京街头的汽车,因为缺油不得不背着一个巨大的煤气包时,这位从不流泪的西北硬汉,蹲在街头,禁不住流下了羞愧的泪水。那一刻,巨大的责任感又为他增添了新的动力。这样,铁人不畏艰难险阻,为了石油事业宁可豁出性命的惊天壮举,也就有了令人信服的注脚。

  大会战出大英雄。在石油大会战中,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广大石油工人,发扬“革命加拼命,拼命干革命”的精神,甘心付出自己的所有能量,创造了惊人的业绩。会战工委为进一步鼓舞士气,开展了“学铁人、做铁人”活动,树立了王进喜、马德仁、段兴枝、薛国邦、朱洪昌“五面红旗”。英雄群体的涌现,更加有力地推动了石油大会战的迅猛开展。终于,在大会战开始后仅一个多月的时间,第一列原油外运列车,就在一阵阵欢呼声中,汇入了我国石油工业的大动脉。

  面对不断出现的极端困难和各种矛盾,会战工委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指导大家树立必胜的信心。会战中遇到的这些困难,也时刻牵动着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心。龙江人民在自身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每人每月节约一斤粮食支援会战。全国各地各部门也都从物资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援。油田职工和家属们也积极行动起来,大力开荒种地,建造“干打垒”简易房,逐渐解决了吃住方面的生活难题。

  这是一个比贡献讲奉献的年代,这是一个革命理想高于天,战天斗地为祖国的年代。物质生活虽然十分艰辛,可他们的精神生活却非常富有。在艰难困苦面前,他们一腔豪气,从不退缩,在血与火的磨砺中,把自己锻造成了敢于冲锋陷阵、一往无前的英雄!在铁人的鼓舞带动下,蔡升、张孔法坚持在火车车厢外万里测温,谭学陵团队长年在野外搞万点调查,冯家潮等人改进了萨尔图流程;刘文章等研制出“糖葫芦”封隔器……

  【原石油工业部副部长李敬:就是讲奉献,大庆精神里头“爱国、创业、求实、奉献”,本身奉献就是牺牲。】

  石油会战一开始,会战工委就强调,拿下大油田在于狠,开发大油田在于细;讲干劲要猛如老虎,讲细劲要细如绣花。否则就会产生严重后果。铁人和他的钻井队就遭受过这种失败和挫折。

  【王进喜徒弟、时任1205钻井队钻工徐万明:我们井打斜了,他担当责任,不怪大家,怪我,我这队长没把下面人教育好,把井打斜了。本来这个井是3度,我打成了5度。】

  在随后召开的千人大会上,有人善意地劝告王进喜不要上台接受批评。铁人却说,披红戴花时你们推着我往前走,这回挨批评了就叫我“装狗熊”,这可不行!他请求把那口不合格的井填掉,留给后人作为教训。又有好心人劝他说,埋了这口井,就给标杆队的队史写下了耻辱的一页。王进喜则说,如果没了这一页,那队史就是假的! 这一页不仅要记在队史上,还要记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要让后人知道,我们填掉的不仅是一口井,还填掉了低水平、老毛病和坏作风。

  【王进喜徒弟、时任1205钻井队钻工徐万明:填井的时候都是用水泥填的,大伙儿就含着泪,把这口井给填掉了,我们的队长就作检查,我没想我们队长,你是大队长了,来给我们承担责任,你说哪有这么好的队长,对我教训特别大。】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铁人或许只是一个苦干实干的大老粗,其实这是对他很大的误解。

  【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工程师李虞庚:我感觉王进喜同志特别钻研,干起活来非常会巧干,不是说光使劲儿,考虑怎么抢进尺,他总是想着怎么把工作干得更好,他这个创新精神,特别突出。】

  王进喜一直在探索着创新的方法。他们队发明的“钻机整拖搬家法”,把原来需要两三天的时间缩短到两三个小时;他还经常打破常规,把两三部钻机并车工作,大大提高了钻井效率。

  王进喜虽然识字不多,但却一直没有放弃学习。这是他记的一页笔记,其中有他画的一把锯,原来是为了替代一个“巨”字。从几年后他的文字上可以看出,铁人的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不干,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这是王进喜常说的一句话。“北风当电扇,大雪是炒面,天南海北来会战,誓夺头号大油田,干干干!”在会战期间,铁人还写下了二十多首这样的诗词,喊出了那个时代石油人的共同心声。它们就像火炬一样被传递着,照亮了人们前进的征程。在各个钻井队你追我赶抢进度,夺红旗立标杆的热潮中,当其他钻井队遇到困难时,铁人却总会毫不犹豫地出手相助。

  【时任三探区党办主任马里:(他说)咱们眼睛不要光盯着自己的井架子,那上面有个红旗,我们要争的是国家的大红旗,而不是一个小红旗,光靠我们一个队,拿不下大油田。】

  王进喜走上领导岗位后,仍骑着这台破旧的摩托车,一个井队一个井队地跑,为基层解决实际问题。铁人常说,“井没压力不出油,人没压力轻飘飘”。这个压力不是哪个领导给的,是我自觉自愿加的。他曾饱含深情地说:“当了干部,我还是一个普通钻工。没啥本事,就是为国家打了几口井,一切成绩和荣誉都是党和人民的。我自己的小本本上,只能记差距”。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油田的领导干部都自觉地向铁人学习,坚持“工人三班倒,班班见领导”“工人身上多少泥,干部身上也有多少泥”,真正做到了“领导心里装着工人,工人心里装着企业”。石油会战形成了你追我赶、热火朝天的喜人局面。

  然而,一些制度上的不健全,也给油田带来了隐患。1962年5月,中一注水站的一把大火,不但造成了价值16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更暴露了制度建设缺失的严重问题。痛定思痛,油田从领导到职工,本着“鸡蛋里挑骨头,打着灯笼找毛病”的态度,制定了8项基层“岗位责任制”,并产生了“三老四严”和“四个一样”等著名的企业管理理念和制度。为大庆油田继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成为全国各行业竞相学习的榜样。

  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大庆石油会战仅用了三年半的时间就拿下了大油田,建成了年产600万吨规模的原油生产基地,累计为国家生产原油1166万吨,占同期全国陆上原油产量的51%,初步甩掉了我国贫油落后的帽子。1963年11月,周恩来总理庄严宣告:“由于大庆油田的建成,我国的石油已经基本实现了自给。”1964年元月,毛泽东主席发出了“工业学大庆”的号召,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大庆的热潮。

  这次石油会战,形成了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主要内涵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大庆油田成为我国石油战线的一面旗帜,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石油会战结束后,石油工人们继承了会战精神,更加干劲十足。王进喜的1205钻井队和1202钻井队摽着劲地干,只用了半年时间,就双双创出进尺5万米的好成绩,一举超过了苏联的功勋队。

  王进喜不但是“打井巨匠”,也是“精神巨人”。在成为全国闻名的“铁人”后,他依然保持着谦虚谨慎的美德。1966年国庆期间,应演员李光复所请,他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讲进步不要忘了党,讲本领不要忘了群众,讲成绩不要忘了大多数,讲缺点不要忘了自己,讲现在不要割断历史”。时隔半个多世纪,这内涵丰富、充满哲理的“五讲”,依然绽放着夺目的光彩,闪烁着强烈的时代气息。

  正当人们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文化大革命”的风暴使大庆的石油生产也受到了严重冲击。看到偌大的油田在风雨中飘摇,铁人心急如焚。他不顾个人安危,跑到北京向周恩来总理进行了汇报。1967年3月,中央决定对大庆油田实行“军事管制”,这才使得这里的石油生产继续保持了稳定。

  1969年4月,在党的九大上,王进喜当选为中央委员,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豪情满怀的铁人胸中,又勾勒出一幅新的蓝图。然而就在此时,晚期胃癌这个恶魔却悄然逼近了他。

  【王进喜长子王月平:他的胃病从玉门(油田)就有,当时因为井队条件不好,有时能吃上饭,有时吃不上饭,特别是冬天,可能就会(吃)凉饭,1970年的时候就转成胃癌了。】

  1970年11月15日,年仅47岁的铁人王进喜,停止了他那忙碌而坚实的脚步。这个从西北大漠转战到东北平原的铁汉,为了中国的石油事业,耗尽了最后一丝气力,也留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为国家多打井,多出油!这既是铁人的毕生追求,也是他的初心和使命。我们的铁人,你就是追日的夸父、移山的愚公!你奋进不止的一生,大漠和荒原不会忘记,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战友和后人也永远不会忘记!

  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激励鼓舞下,即使在十年动乱期间,大庆的原油产量仍以每年28%的速度递增。从1976年攀上5000万吨高峰开始,保持这一纪录长达27年之久,创造了世界油田开发史上的一个奇迹,支撑起当时濒临崩溃的国民经济,成为共和国发展的稳定器和助推器。

  改革开放后,国家需要大庆油田继续保持高产稳产,而这里容易开采的油层却越来越少。怎么办?油田上下经过严格论证,把目光都集中到了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上。

  最好的继承就是创新。他叫王启民,1960年从北京石油学院来到大庆,一干就是58年。向科技要油,是王启民多年的梦想。在科研中他发现,在已经开采过的油层里,还残留着7亿多吨的原油。然而,要想把这些原油挤出来,国内外还没有成功的先例。而王启民他们却偏偏不信这个邪!

  整整七年,王启民和同伴们以科学的态度加上拼命精神,战严寒、斗酷暑,开展了一次次的攻关实验。由于条件恶劣加上劳累过度,王启民患上了严重的风湿性强直性脊椎炎,但是每天钻心的疼痛也没让他停下脚步。经过多年努力,他们终于摸索出一套新技术,让这个老油田又高产稳产了10年。这一科技成果,也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997年,王启民被授予“新时期铁人”称号。

  【新时期铁人王启民:我们提出的“宁可把心血熬干,也要让油田高产、稳产”。】

  困难和挑战似乎总是与大庆油田如影随形,油田的每一步发展,都经历了浴火重生、凤凰涅槃般的壮烈与豪迈。进入21世纪,我国再次成为石油进口大国,每年消耗的石油有一半要依赖进口。而此时,已经开发了40多年的大庆油田,开采难度越来越大。这一次,大庆人不得不把破解难题的目光,投向了更加广阔的海外市场。

  凭借着雄厚的技术优势和能打硬仗的队伍,大庆油田勇敢地迈开了走出去的脚步:在万里之遥的印度尼西亚,在烈日炎炎的非洲苏丹,在枪炮声不断响起的伊拉克,在波涛汹涌的太平洋上……都有大庆人奋战的身影。

  新时代催生新战场,新战场呼唤新英雄。

  井是他的命,油是他的魂!他叫李新民,是1205铁人钻井队第18任队长。在国内,他带领钻井队扛红旗站排头;闯海外,他们创纪录立标杆,把大庆的旗帜插上国际钻井市场制高点。从2006年开始,李新民带领1205钻井队先后到苏丹和伊拉克等地打井82口,累积钻井18万米。面对当地50多摄氏度的高温和野外蚊虫的叮咬,以及驻地附近不时响起的枪炮声,他们毫不畏惧,凭着拼搏、务实和创新精神,实现了铁人老队长“把井打到国外去”的夙愿。李新民也实现了他“宁肯历尽千难万险,也要为祖国献石油”的誓言,被誉为“大庆新铁人”。

  【大庆油田中东分公司经理、时任1205钻井队第18任队长李新民: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永远不会过时,攻坚克难的制胜法宝,要没有这些东西,我们取得不了这么大的成绩,也不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现在,大庆油田海外市场业务已经遍布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2017年,海外市场营收实现150多亿元。

  回首大庆油田开发建设的60年,经过三代石油工人的努力拼搏,已累计生产原油23.5亿吨,占全国同期陆上总产量的40%以上,上缴各种税费2.6万亿元的骄人业绩,向祖国和人民交上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2006年铁人纪念馆建成到现在,已有900多万参观者到这里参观拜谒。在这些留言簿上,他们深情地表达着自己的敬仰之情。一位客人写到:大庆油田人站着是脊梁,躺下是山脉。祖国要腾飞,多么需要千万个铁人啊!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大庆就是全国的标杆和旗帜,大庆精神激励着工业战线广大干部群众奋发有为。

  【习近平同期声:大庆的成绩和贡献,已经镌刻在伟大祖国的历史丰碑上,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今天,当我们再次翻开大庆油田短暂而厚重的历史,依然感到雄风扑面,撼人心魄。虽然时代不同、岗位各异,但是以三代铁人为代表的大庆石油人,始终没有忘记“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初心;始终没有忘记保卫国家能源安全的使命担当!

 
 
 
网站声明 | 网站导航 |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哈尔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备案编号:黑ICP备05002054号